进一步简化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程序
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(简称国防科工局)总工程师龙红山近日在2017天府金融论坛“军民融合与金融创新”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,在促进资本“民参军”方面,将推行体系效能型投资建设模式,政府投资进一步聚焦军工核心能力,退出可由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,为社会资本进入留出足够空间。同时,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指导目录,进一步简化社会资本进入军工投资建设领域的程序。
龙红山指出,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《“十三五”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》、《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》两个文件由国防科工局起草,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。《意见》针对军工开放不够、军民资源共享不够、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等问题,提出了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,近期将印发实施。国防科工局正在制定部门分工方案,后续将逐条推动落地,其中部分政策措施已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启动试点。
在“民参军”方面,龙红山表示,精简许可管理范围。现行的许可目录中,许可项共755项,较前版目录减少约62%,许可范围大幅缩小。国防科工局将进一步修订目录,在保证国家安全前提下,“该管的管住,不该管的放开”,进一步缩减许可管理范围,激发市场活力。推动“两证融合”,联合军委装备发展部在四川等地15家单位开展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承制资格“两证”联审试点,在此基础上,两部门已完成“两证融合”工作思路和初步方案编制,明年将选取部分单位进一步开展试点,目标是实现“一个申请文本、一个审查标准、一个专家组、一次审查”,实现“民参军”准入程序的大幅简化。推动保密制度改革,会同国家保密局等单位出台相关规定,解决民营企业申请一级保密资格、成立不满三年的创新型企业申请保密资格等问题。印发《关于非国有企业申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打通民营企业承担军工投资项目的渠道,提出采取投资补助、贷款贴息、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供民营企业选择。
在“军转民”方面,龙红山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推动4项工作:一是研究提出促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,联合有关部门打通成果解密、处置和收益分配等政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;二是建设军工科技成果信息与推广转化平台,充分发挥社会成果转化机构作用,畅通转化渠道;三是推动军工技术产业化发展,特别是民用核能、民用航天、民用飞机以及具有军工技术优势的智慧产业、新材料、 新能源 、节能环保等产业;四是充分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,搭建军工与地方政府的对接平台,推动军工经济与区域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。
在军民资源共享方面,龙红山表示,联合工信部办好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,目前累计发布各类军民融合相关信息3万余条,其中军民供需信息超过5000条。正在四川等20多个省份部署平台涉密信息查询点。下一步,国防科工局主管的科研项目需求信息将全部通过平台向社会发布。(下转A02版)
联合财政部印发《关于推动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通知》,目前已发布3批共3000余项设备设施开放目录以及一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、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放目录,下一步继续深化落实。联合军地相关部门推动军民对接,举办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、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等活动,按年度遴选公布军转民推广目录、民参军推荐目录,及时将好的技术、产品和企业向社会推出。推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改革试点,以遥感卫星为突破口,逐步推动卫星数据、空间基础设施、航天发射测控等军民共建共用共享。
在促进资本“民参军”方面,龙红山指出,推行体系效能型投资建设模式,政府投资进一步聚焦军工核心能力,退出可由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,为社会资本进入留出足够空间。同时,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指导目录,进一步简化社会资本进入军工投资建设领域的程序。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,目前已启动7家单位的混改试点,同时积极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重组,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除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和核心机密以外的领域。设立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,采取国家出资引导、社会资本参与模式,按市场化运作,支持军工企业改制重组以及军转民、“民参军”和军工高技术产业发展。
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方面,龙红山强调,在未来一段时期,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向纵深迈进,关键是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,激发创新活力。下一步,将从加强顶层设计、推动要素聚集、建立协同机制、健全配套措施四个方面,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
(来源:中财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