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落后山乡的“旅游+产业”发展之路
华蓥山天意谷风景区,广安人并不陌生。景区的声誉,在川渝地区远近闻名。
然而,景区所在的甘坝乡,这个距离邻水县城仅15公里的乡镇,尽管年人流量超过20万人,却并未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而带来经济效益。
“游客逛完景区就走了,乡镇上仅有几家不成气候的小食店。”甘坝乡乡长刘刚告诉记者,“别说游客留不住,乡上连赶集日都没有,本乡群众赶集,多半都往邻近的合流镇上跑。”
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。戴着“贫困帽”的群众,如何才能分享旅游产业的红利?2015年,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,这成为甘坝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思考最多的问题。
“必须借力发展。”甘坝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深知,景区的人气是最大的资源。共识达成:依托天意谷风景区,以旅游扶贫为抓手,以现代农业为核心,将游客留下来,实现农民增收。
如今,这个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50元的山乡,正主导着一场“旅游+产业”融合发展的蜕变。
亿元项目落户小山村
3月31日,雨后初晴,位于联合村的七彩天骄牡丹园里,朵朵盛开的牡丹迎风摇曳,阵阵清香扑鼻而来。
“这些牡丹是去年冬季栽下的,要3至5年时间,才能进入盛花期。”据七彩天骄牡丹园负责人李虹介绍,该项目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建设,计划投资1亿元,占地1万亩,5年内建成。目前,牡丹园已流转土地2000亩,已育牡丹苗300亩,栽植700亩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牡丹园水池、排水渠、护坡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工,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接近尾声,游泳池土方挖掘已经完成。而在一些边角地带,刚植下的上万株梨子、李子、樱桃、柿子等果树已长出新绿。“今年下半年,这里将初步形成接待能力。”李虹表示。
与联合村一沟之隔的银丰村犀牛谷农耕文化产业园项目,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。“你看对面,我们的鱼塘已经挖好,鱼苗已经投放。”站在园区的一处山腰上,项目负责人薛忠华告诉记者,目前,园区已栽植香椿3万株、无花果2万株、桃李果树各1万株,桂花、山茶等观赏植物也已栽下。
这是一个有别于其他现代农业园的项目。银丰村的山势、地形没有因为项目的开发,而发生任何改变,就连水田也保存着原有的模样。与之相反的是,通过就近挖渠引水,瀑布比以前多了好几处,自然环境更加优越。“建成后,这里将成为集农业观光、旅游休闲、生物工程推广于一体的原生态农业公园。”薛忠华说,该项目预计投资2亿元,占地2400余亩。同七彩天骄牡丹园一样,下半年将部分开放接待游客。
联合村和银丰村都是贫困村,两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缘何而至?“这与天意谷已经聚集的人气密不可分,也和我们的发展思路一致。”刘刚说,七彩天骄牡丹园和犀牛谷农耕文化产业园建成后,将和天意谷旅游区形成一个新的旅游带,让甘坝乡成为邻水县乃至广安市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。
项目背后藏着大产业
事实上,这两个项目,并非纯粹的旅游项目。
“春季赏花、夏季玩水,四季都有不同品种的瓜果,吸引游客前来观光、娱乐,仅仅是我们收入的一部分。”李虹告诉记者,牡丹园更大的经济价值,来自于小小的牡丹籽,“按照目前的市价,牡丹籽每斤可卖到20元左右,按每亩产籽500斤计算,产值就是1万元。”
以销售牡丹籽获取利益,李虹并不满足。七彩天骄牡丹园所种植的牡丹全为油用牡丹,牡丹籽是榨油的原材料。“牡丹籽压榨制取的牡丹籽油,是一种高端食用油,有很高的经济价值。”据李虹介绍,目前市场上的牡丹籽油最低可卖到800元1斤,最高时可卖到上千元。牡丹籽的出油率为20%,若进行深加工,每亩油牡丹可实现产值8万元以上。同时,以牡丹为原材料,还可以生产牡丹花蕊茶、牡丹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。
犀牛谷农耕文化产业园的目标也同样宏大。“这里的稻田没有化肥、田间没有路、以杂草为肥、稻谷是彩色的……”薛忠华说,犀牛谷农耕文化旅游区将打造一个“银丰稼园”项目,在搞农业生产的基础上,通过农业生物工程,研发出高科技、高产量的农作物。
今年66岁的薛忠华从事农业生物工程研发已有50个年头,早年曾赴加拿大求学,在日本庆应大学担任过3年客座教授。他以我们本地常见的芋头为例,道出了农业生物工程的重要性。“芋头不择土壤,不占农时,随时可以挖掘,且不用连年播种,是一种常见的懒人作物。”薛忠华通过试验,研发出芋头高产技术,“亩产最高可达1万斤。”
在犀牛谷农耕文化产业园,凡是所栽植的作物,都将成为薛忠华的生物工程试验品,将“银丰稼园”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样板园,是薛忠华的目标。与此同时,在对园区的管理上,薛忠华同样进行了探索。届时,园区将实现“人事组织化、劳动工厂化、薪酬数字化”管理,破解“三农”工作中面临的难题。
龙头带动村民奔小康
土地流转了,利润是业主的,村民如何从中获益?
七彩天骄牡丹园目前流转的2000亩地,涉及联合村5、6、7、11四个村民小组,在进行土地整理后,牡丹园为村民集中预留了一些田地,用于村民种植粮食和蔬菜,确保村民的基本口粮。在收益方面,村民在获得流转费用的基础上,还能就近在基地务工。“本组村民在本组务工,不在他人地界挣钱。”李虹说,如此一来,不仅可以确保村民工作稳定,还能消除村民和业主之间的矛盾。
“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收入。”李虹说,根据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》要求,国家鼓励木本油料林立体种植和综合开发,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、新工艺,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。“要发展牡丹深加工产品,1万亩牡丹远远不够,需要数十万亩的规模,才能进行批量生产。”李虹表示,他希望带动村民大规模种植。
尽管要下半年才开门纳客,但犀牛谷农耕文化产业园早已做好准备。前不久,园区发出就业通知后,已有几名村民前往成都接受培训。学成后,他们将在家门口从事园林艺术、规划设计等工作,日薪高达180元。
两个内容不一的项目,对带领村民致富,却有着相同的目标。“就业人数有限,不可能惠及所有人。让农民掌握一门技术,自己发展产业,才是彻底摆脱贫困最重要的一环。”薛忠华说,凡是愿意来园区学习技术的村民,他将免费培训,将银丰村打造成为农业生物工程培训示范基地。
“这也是我们引进这两个项目的最终目的。”刘刚表示,他希望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,辐射带动农民发展产业,让甘坝乡的每一户贫困户,都走上脱贫奔小康之路。